主页 > > 文化 > 正文

新华文化•热点关注|“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国博展出 列宾艺术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呈现

2025-07-25 15:42:22  |  来源:新华网  |  编辑:  |  

值此“中俄文化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俄罗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共同推出的“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于7月2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向观众开放。这是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呈现列宾艺术全貌。

纤夫涉水  1872年,布面油画,62厘米×97厘米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列宾,是俄罗斯民族艺术的“视觉诗人”,是现实主义艺术长河中永不褪色的灿烂星辰。作为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巅峰代表,他以深刻的洞察力将目光投向广袤的土地与真实的人民——从《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中信仰与世俗的交织,到《意外归来》中流放者推门瞬间的窒息与震颤,再到《萨特阔》对民间传说的浪漫转译……列宾用具有高度民主情怀的批判之眼与悲悯之心,冷静如实地勾勒出19世纪俄罗斯民族的命运画像和精神图谱。

自画像  1878年,纸本印度墨、白色及石墨铅笔;兼用水彩与钢笔,18厘米×13.3厘米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

  本次展览通过“河畔船歌:艺术之旅的开始”“广袤大地:现实主义的求索”“时代史诗:民族灵魂的光辉”“暮色沉思:晚年的自由之境”四大篇章,以92件油画和素描作品,系统梳理这位巡回展览画派巨匠的艺术生涯,全面揭示其创作中“理性与激情共生”的独特美学逻辑,真实呈现其笔下一个民族的觉醒与一个时代的温度,为观众打开一扇理解俄罗斯文化艺术的窗口。

1698年的索菲娅公主  1879年,布面油画,204.5厘米×147.7厘米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列宾善于以肖像画为时代造像,他为其朋友、家人所创作的肖像画里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与魅力。展览将以列宾所创作的同时代人物肖像为线索,配合特设的互动专区的精彩呈现,邀您一同走进艺术大师的“朋友圈”,见证绘画如何与文学、音乐共振,共塑民族精神的黄金时代。

晚会  1881年,布面油画,114.5厘米×185.5厘米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作为国内迄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列宾特展,本次展览汇聚了俄罗斯两大艺术机构珍藏,《1698年的索菲娅公主》《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意外归来》《萨特阔》等多幅列宾代表作首次来华与中国观众见面,让观众一次性大饱眼福,领略大师的艺术魅力。

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  1881—1883年,布面油画,178厘米×285.5厘米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本次展览展出有8个列宾重要作品的创作群组,揭示列宾如何从田野写生到巨制落成的全过程,以更为直观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列宾严谨的创作逻辑。其中,《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创作群组,从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出发,展出纤夫肖像速写、场景素描、油画小稿等,让观众有机会深入了解这幅杰作的诞生历程,感受到列宾是如何从最初的构思,一步步将脑海中的画面转化为震撼世界的艺术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肖像  1887年,布面油画,124厘米×88厘米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11日。

歇息  1882年,布面油画,143厘米×94厘米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自画像  1887年,布面油画,72.8厘米×60.5厘米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意外归来  1884—1888年,布面油画,160.5厘米×167.5厘米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扎波罗热哥萨克给土耳其苏丹回信(草图)

1880—1890年,布面油画,69.8厘米×89.6厘米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藏

图为展览现场

图为展览现场

图为展览现场

图为展览现场

图为展览现场

上一篇:活力中国调研行|非遗藏毯的“新生”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