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热度 > 正文
新格局 新通道 新机遇——第二届新时代沿边开放发展论坛(2021)举办
2021-12-26 17:30:31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

12月25日,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云南省商务厅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新时代沿边开放论坛(2021)”在北京与云南省临沧市,通过“线上+线下”视频连线实时互动的方式举办。

本届论坛主题是“新格局·新通道·新机遇—双循环视域下的沿边开放”。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贸促会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智库的专家学者,来自云南、内蒙古等沿边九省(区)有关部门、有关地方的负责人及云南省有关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专家学者共120余人参加。

在开幕致辞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表示,沿边地区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衔接带和结合部,也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这次论坛重在发挥智库和地方部门的优势,围绕新格局、新通道、新机遇和双循环条件下新时期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新要求,集中各方智慧和力量,深化研讨交流,必将对推动沿边地区乃至全国的对外开放起到积极作用。云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晨阳表示,云南要坚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同融入长江经济带有机衔接,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作好内外统筹、双向开放文章,努力成为连接国内市场和南亚、东南亚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中共临沧市委副书记、临沧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杜建辉表示,临沧区位优越,是中国面向印度洋开放的重要通道、枢纽和节点。临沧有条件在促进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全方位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勇挑重担、大有作为。

在主旨演讲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赵艾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出发认为,新形势下沿边开放省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服务于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于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二连浩特市委书记刘志平结合地方沿边开放实践探索表示,二连浩特自觉将沿边开放置于全国全区对外开放发展大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合作发展触角对内对外双向延伸,加快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支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曹立基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指出,当前亟需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国际数字经济规则,建立形成新格局战略连接,打造双循环应用场景,推动数字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表示,在新发展格局中,沿边地区居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区和支撑区,要进一步优化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打造沿边开放的新动力机制,在新一轮开放中争取自贸区等优惠政策,为沿边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贸促会研究会研究院副院长刘英奎基于沿边省(区)开放发展的绩效评价结果分析指出,沿边地区发展潜力巨大,要通过创新开放发展观念、加强与周边国家经贸政策协调、提升沿边开放政策的科学性等手段推进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宋利芳就应对沿边开放中遭遇的贸易摩擦问题指出,面对反倾销,应从调整出口贸易模式、加强政策研究、争取他国承认市场地位等方面加以应对。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的与会专家结合《沿边开放发展年度报告》的相关主题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李蕾强调,应通过抓住共建“一带一路”机遇和政策牵引,将沿边地区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马小芳指出,要基于RECP的落地实施,加快推动东北亚与东南亚区域融合成为一体化大市场。王君超指出,云南省应聚焦通道经济、构建“三强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阎荣舟指出,沿边开放中优化营商环境必须突破认知“瓶颈”,抓住关键环节,动态优化营商环境。高惺惟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沿边开放意义重大,要借力亚投行等渠道,在有序推动人民币“走出去”的同时,推动沿边开放更加深入。汪彬指出,要通过借鉴“中欧班列”的已有经验,充分发挥国际通道的战略功能和政治功能。要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对外体系,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新时代沿边开放发展论坛旨在充分发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作用,汇集国内沿边开放学术研究资源,为推动新时代沿边开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交流平台,为促进高水平沿边开放发展、推动内生性区域协调发展、践行周边外交理念、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制度自信献计献策,为探索双循环格局下沿边协调发展新路径、新经验、新模式贡献力量。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