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健康 > 正文
全域治水·湿地润城——重庆市梁平区“小微湿地”探索实践|世界关注
2023-07-06 13:05:11 来源:绿色中国 编辑:

文/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孟文

青山立屏绿满城,湿地织锦润都梁。梁平位于西部内陆,不靠海、不临江,地处高台、六水外流,地表径流快,生态基流小,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条件下,梁平创新提出“全域治水·湿地润城”,探索出小微湿地建设新路径,成功创建西南地区唯一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梁平区的做法是:

一、思远谋近,下好湿地建设“先手棋”。系统治水夯基。采取三大措施,夯实湿地生态基础。一是千方百计蓄水,针对工程性缺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近年来先后建成蓼叶水库、左柏水库、龙象寺水库等中小水利设施200余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提升了150立方米;二是集中攻坚治污,针对部分河流污染,开展城镇污水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整合资金40亿元实施龙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城区、集镇全面实现雨污分流,辖区河流水质达到或优于水环境功能要求,龙溪河获评长江经济带美丽河流;三是统筹平衡调水,针对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实施河湖连通工程300余公里,生态修复河道200余公里,实现生态用水跨水系、跨区域平衡调剂。聚焦润城提质。抓住四大关键,激发湿地城市活力。一是改革创新求变,率先提出城市湿地连绵体和乡村小微湿地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湿地建设理念;二是注重规划引领,制定《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总体规划(2019-2035年)》,实施小微湿地保护利用示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湿地保护管理办法;三是专班高效推进,设立湿地保护中心负责全域湿地管理保护,成立湿地建设公司专责湿地修复维护,建立四级网络实施全域监管;四是强化智力支撑,组建由杨志峰院士领衔的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携手国家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中心等科研院所,共建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梁平实验基地、长江上游湿地保护研究中心、智慧湿地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推行“小微湿地+”发展模式,评选为2021年“世界湿地日”中国宣传3个典型案例之一。


(资料图)

↑张桥河湿地公园  梁平湿地中心供图

二、连线成网,打造城市湿地连绵体。做靓城市湿地核心。一是聚力生态治理,开展双桂湖环湖小微湿地群建设等生态治理工程,因地因势护山理水植树丰草,建成环湖周边小微湿地群5万亩,双桂湖蝶变新生、水清岸绿;二是实施分区管控,划分生态保育区,建立无人区,建成市民花园、鸟类天堂,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入选全国优秀案例;三是突出靓化美化,实施双桂湖景观提升工程,双桂湖被评为重庆市“美丽河湖”,国家湿地公园、国家AAAA景区,“湖城相映、田城相拥”的山水田园城市跃然而出。织密城市湿地网络。一是引水增“点”,建成赤牛溪等湿地公园、游园75个;二是成带延“线”,建成城市小微湿地带200余公里;三是连线成“网”,有机融合“梯级塘”“生物沟”“跌水”等小微湿地循环系统,形成“六水蜿蜒、湿地绕城”的城市湿地网络,“推窗见湿、处处见湿”成为城市最靓风景。筑牢城市生态屏障。一是植绿增绿,实施“明月青山·千里林带”三千工程,对高梁山等城周集雨区域,复绿植绿、封山育林;二是源头治理,实施入湖入城河流生态综合治理,源头防范生态风险,夯实生态本底;三是系统构建,以河、溪、沟串联山水林田湖草城,实现有机融合。

三、因地制宜,构建乡村小微湿地“生命共同体”。深挖资源禀赋。一是挖掘境内河流水系、稻田湿地和乡村丘区特质;二是建立湿地资源数据库,精准分析、动态管理、科学开发。因地制宜施策。一是量身定制,专请重庆大学袁兴中教授团队制定全域小微湿地资源利用方案;二是优选方式,推行“湿地+环境治理、生态保育”方式,建设乡村小微湿地;三是原生利用,用好沟、塘、渠、堰、井、泉、溪、田等原生资源,建成小微湿地3530个。探索特色路径。一是探索山地梯塘小微湿地群。建成以猎神村为代表的100余个梯塘小微湿地群,修复早年开矿凿井、伐林造纸的矿山生态创伤,曾经的矿山遗址变成有山有水有景的世外桃源;二是探索林团小微湿地,采取面源污染防治、镇村治污尾水提升等方式,将稻田小微湿地与村庄、林盘结合,保留农村原风貌,印刻乡愁记忆。

↑荇菜  高小华 摄

四、融合发展,推动生态价值实现。推行“小微湿地+”四大模式,发挥湿地的多元价值和综合功能,形成优势叠加、乘数效应。一是推行“小微湿地+有机水产”模式,发展水生经济作物,培育鱼菜共生、“稻田+”等生态产业,建成多维立体场景,川西村生态渔业年综合产值10亿元,连续3年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二是推行“小微湿地+生态旅游”模式,迭代升级乡村建设,凡100人以上居民点配套建设小微湿地公园,全区建成小微湿地特色生态旅游小镇10个,渔米路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入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名区案例;三是推行“小微湿地+民宿康养”模式,变矿区为湿地、农房为客房,建成明月山·百里竹海民宿群和万亩稻香林团民宿群等一批民宿群,叫响“东有莫干山、西有明月山”民宿品牌;四是推行“小微湿地+自然教育”模式,建成三峡竹博馆等宣教场景10余处,开设自然教育课程6门,年受众达300万人次,获批首批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重庆市科普基地。

↑《诗经》远古客人—荇菜  高小华 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两手抓”,持续做好国际湿地城市“后半篇文章”,将小微湿地元素融入城乡建设全域全程,涵蓄生态价值,厚蓄经济价值,积蓄社会价值,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梁平新贡献。

《绿色中国》 B(下半月) 2023年5月号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cqtime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传媒网-重新发现生活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85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