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新视野 > 正文
沙尘暴要回去吗 别担心黄沙过后是蓝天
2021-03-22 14:46:22 来源:大众网 编辑:

北方多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西部等地出现沙尘暴,局地出现能见度不足500米的强沙尘暴。对此,中央气象台表示,这是近10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达到强沙尘暴级别。

沙尘暴回归?听听气象专家怎么说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沙尘暴”一词在近十年间已渐被遗忘,但其曾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依然震撼,这也是此次沙尘暴“重出江湖”便受到高度关注的原因。

对于沙尘暴天气形成的基本原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解释称:“沙尘暴的成因复杂,沙尘源是物质基础,强风是动力条件,不稳定空气状态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

此次沙尘暴主要源于蒙古国境内,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张碧辉分析称,一方面下垫面条件下,前期蒙古国包括西北地区气温偏高明显,普遍偏高5℃至8℃,蒙古国大部分地区近期降水稀少,地表条件比较利于沙尘天气发生。这两种条件配合得如此“好”,不是一种常态化的天气现象。另一方面,受比较强的蒙古气旋影响,从新疆北部、甘肃中西部、内蒙古大部、华北北部都出现了6-8级阵风天气,为沙尘天气提供了很好的热力和动力条件。

除此之外,对于网传此次沙尘暴来袭是受到“三北”防护林的影响这一说法,张碧辉澄清,防护林主要是近地面的地表植被的一些变化,对整个风场的影响范围非常有限,而且相对于这种非常强的天气过程来说,影响的程度相比这种天气强度来说非常低,大范围来说是基本上可以忽略的。

沙尘暴还要“返场” 强度会偏弱

3月16日,京津冀地区风力减弱,能见度转好,网友甚至争相晒起了北京“傻蓝”。但据气象部门预测,16日下午,受到偏南风的影响,可能出现沙尘回流现象,PM10浓度短时升高。另外,预计19日至20日还有一次冷空气活动,也有可能出现沙尘天气,但强度较此次偏弱。

张碧辉解释,沙尘天气的回流主要是由于在系统性的偏北风作用下,沙尘粒子会向下游传输,等北风影响过去之后,逐渐转为弱的偏南风,但下游地区的沙尘粒子并没有完全沉降,受到较弱的偏南风的影响,沙尘粒子会向北有一定输送,形成沙尘回流。

对于沙尘暴即将“返场”的消息,北方网友纷纷表示拒绝。

自带“净化”功能 沙尘过后是蓝天

3月16日一早,北京网友争相晒出的碧蓝如洗的天空在社交媒体刷了屏。被沙尘暴过后的“傻蓝”惊艳的同时,沙尘的“净化”作用也再次被提及。

早在2005年,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的专家就在研究中发现,沙尘暴也是自然物质循环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环节,甚至具有积极的环保作用,包括净化空气、缓解酸雨、促进海洋生物生长繁殖和减缓全球变暖等。通常,在黄沙弥漫的沙尘天气过后,天空是最洁净、最晴朗的,这是因为沙尘里的气溶胶和碱性粒子含量较高,沙尘在降落过程中可以黏附、吸收工业烟尘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物质,具有一定的酸碱中和作用,可以有效地过滤空气,改善空气质量。

除此之外,由于来自沙漠的沙尘和当地土壤都偏碱性,其中的硅酸盐和碳酸盐富含钙等碱性阳离子,能够中和大气中的绝大部分酸性污染物,避免酸雨形成;沙尘粒子还富含海洋生物必需的铁元素和磷元素,能够增加海洋营养盐的输入,刺激海洋生物的活动,加强藻类光合作用,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也认为,包括沙尘在内的大气气溶胶造成的降温,大约抵消了全球变暖升温总量的20%,这个被称为“阳伞效应”的功能,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

据中国气象局《2019年大气环境气象公报》显示,2011年至2019年,沙尘暴较前些年显著下降,年均不到2次,有5个年份仅发生1次,强沙尘暴年均1.1次。

事实上,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沙尘暴并非人类努力就可以消除的,但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方面,防沙治沙仍要久久为功,依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建立生态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机制必不可少。

关键词: 沙尘暴 蓝天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cqtime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传媒网-重新发现生活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85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