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新闻 > 看点 > 正文
学校减负家长抗议 减负家长的责任到底谁负责
2020-12-03 14:16:07 来源:及时雨宋尚春 编辑:

减负就等于制造学渣吗?

前几天,一篇名为“南京家长已疯”的网文引发网友热议。在文中作者声情并茂地“描述”南京正在推进的减负政策的效果,并感慨:

也许用不了多久,各位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活泼灵动、热爱生活、轻松愉悦、心智健康的学渣;“南京家长在快乐与痛苦的交织中,终于疯了”。

10月30日,南京教育局在官微中回应了文中所涉问题。而此前两天,浙江省教育厅等14部门联合起草的《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减负33条),也引起强烈反弹。

等一下,好像不对劲啊!我们一直呼吁素质教育,一直要求给学生减负,为什么教委减负,家长就“疯”了呢?

看看文章给出的理由:原来家长是怕孩子成为学渣,哪怕孩子是热爱生活、心智健康!

什么是学渣?

学渣 ,也叫学灰,网络词汇。指那些平时不努力学习,快临近期末时才开始突击、临时抱佛脚的学生群体。

学渣特征(有以下任何超过2点即为学渣):

1.逃课次数全身指头不能数清。

2.平时到教室基本冲向后排就坐。

3.常年迟到早退,基本上不全一个早上的课。

4.期末必抱学霸大腿。

5.期末成绩中游或下游。

6.某科成绩十分不好。

实事求是的说,减负和学渣没有直接联系,家长只是怕孩子学习的时间变少,成绩下降,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

说到这,我忍不住大声问一下家长:你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你的反对,是出于对孩子的好,还是出于自己的焦虑?

教育的“教”和“育”,责任该谁负?

培养孩子,到底是老师的责任还是家长的责任?过去是以老师为主,现在是以家长为主。如果还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那就不是负责人的家长。

为什么教育是家长为主?

每个人的成长、生活都要依靠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的思维与习惯,点点滴滴汇成河流,养成习惯。

每天早上我送孩子的时间都比较固定,经常会遇到一个大爷骑自行车带着孩子闯红灯。不说早高峰车来车往很危险,仅仅是这个思维与习惯,就是很坏的榜样。小朋友会怎么想?老师说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可是爷爷就不这么做。请你告诉孩子怎么办?是老师教错了吗?如果老师没错,爷爷错了,那为什么爷爷不改?难道规则是给小孩准备的吗?

前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学,出门的时候和她聊天,她不经意之间发出了一声“哧~”我问她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她说没有啊。时间紧张,我就没再问。到了晚上,我问她在幼儿园有没有有趣的事分享一下,她一开口就是“哧~”。这次拖的声音还蛮长,我立马问她是在怎么回事?这一次孩子自己也意识到了,没再反驳。但是我不能作罢,这不是小问题。我严厉的和她说:

你的眼睛、嘴巴、手脚虽然长在你的身上,但还不完全属于你。所以你要学习舞蹈,锻炼身体;上学去学知识,开拓视野;我们一起去公园,听各种声音。我们和别人沟通,主要是通过说话,所以一定学习控制自己的话,让人听懂你想说的话。千万不要发出奇怪的声音,干扰别人。

孩子眼泪当时就夺眶而出,然后一声不吭的回屋里面壁。其实我知道,这是和她妈妈学得,她最近不知道从哪里学会了这个“口头禅”。过了一会,孩子平静下来,我抱着她说:

妈妈和爸爸都是大人了,很多东西都定型,难以改变。你看舞蹈动作,爸爸就无法劈叉,爸爸已经对自己的身体失去了一部分控制,妈妈也是如此。请原谅我们的不足,但是不要学这些,你还小,可以通过学习做到真正的掌握自己的身体。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有各种答案,但是最基本是培养独立的人格,了解自己、做自己身体的主人。

说到这里,大家明白家长的重要性了吧。

那么老师做什么呢?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主要还是传授知识,答疑解惑。

减负不能搞一刀切

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提出,合理的负担是学生开发智力、激发潜力、锻炼能力的必要条件。减负是要减去强化应试、超前超标培训等不合理的过重负担,不能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不能搞“一刀切”减负,使学生负担保持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央视记者柴丹枫)

不能一刀切,要符合实际,最好能够因材施教,嗯,我承认有点难为老师了。

减负是应该的,减负也不会造成学渣,但是减负不能减少老师的责任。我前面已经说了,现在家长已经成为教育还是的主力,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就不能再往后缩。

最有问题的是放学时间。

现在家长下班早的5点半,到家也要6点。很多小学3点就放学,我实在想不通这是怎么回事啊?孩子在学校,除了学习书中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友谊、认识他人、学习集体荣誉、锻炼身体等等。像舞蹈、音乐、绘画这些,不需要多么专业的老师,只是跟着唱、跟着跳、培养兴趣就行。为什么学校好像无事可做,这么早就放学?

我想不通,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是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孩子的成长。

关键词: 学校减负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cqtime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传媒网-重新发现生活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85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