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新闻 > 看点 > 正文
襄阳姑娘开着21米长重卡长途送快递|每日聚焦
2025-10-24 08:18:31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华 杨千帆 通讯员 程云

10月22日晚8时许,福银高速车流稀疏。32岁的李双双握紧方向盘,21米长的重卡在夜色中疾驰。她刚从襄阳出发,载着满车“双十一”快递包裹奔赴武汉。

“这趟跑完,再换挂回襄阳。”她笑着说,“双十一”预售开启后,快递公司货运量骤增,她几乎没有完整睡过一夜。从襄阳到武汉,返回襄阳,再发往武汉,“两天跑三趟,1000多公里,是这段时间的常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卡姐”有四两拨千斤的绝活

抵达中通快递湖北武汉转运中心时,已近午夜。排队卸货的长龙从库区门口蜿蜒出去。有货物堵住自动分拣带,等待时间成了未知数。“最长等过两个小时。”她说。

卸完货后,她又要立刻进行“甩挂”操作——将车头与17.5米长挂箱分离、再对接新挂车。“需要巧劲。”她麻利地摇马腿、拆磨盘,“其实第一次拆的时候,全身汗湿也没弄下来。”她吐了吐舌头。现在,她能独立完成全流程,“一气呵成”。

在驾驶室的窄床上眯了一小会儿,她便马不停蹄返回襄阳转运中心。高速上,车辆稀少,李双双始终将车速控制在每小时80公里左右。

这是她驾驶重卡的第4年,往返襄阳—武汉运输线,每年行驶里程近1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圈。

“车子太大,害怕。”这位1993年出生的襄阳姑娘坦言,最初并不想开重卡。经不住父亲“能赚钱”“时间自由”的劝说,考取A2驾照,入行。第一次上路运输,紧张到下车腿发软。

跑连班,最怕途中犯困。她一手扶着方向盘,一手拿出辣条,“这个最提神。”实在困了就放声唱歌,或者找人语音聊天,把困意熬过去。驾驶室内,公司的智能摄像头也会时刻盯梢,捕捉疲劳状态,及时提醒,“有时被安全员的声音吓得一激灵,立马清醒了。”

多方关爱让“卡姐”纷纷跑起来

“今年端午节晚上那次爆胎,可把我吓坏了。”李双双谈起路上的意外状况。当时她正行驶到枣阳段,突然一声巨响,轮胎受损严重,只能等待救援。荒郊野岭,交警陪她等了近2小时,救援人员护送3公里,只为确认安危。她还记得第一次爆胎时的手足无措,幸亏在她后面发车的父亲及时出现。路上远光灯突然不亮,同行分享经验。人生地不熟找人补胎,收费站工作人员热情指路……家人和社会的关爱都化作她驰骋的底气,“我很幸运,困难的时候,总能遇到很多很好的人。”

在中通快递湖北车队,像李双双这样的“卡姐”已有5人。有人跑温州,有人跑柳州——她们撑起“双十一”物流运输线的重要一环。

如今,越来越多女性走进曾由男性主导的货运行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工作环境改善。方向盘有助力系统,转向不再费力;胎压实时监测,智慧监控精准捕捉犯困走神,降低路上风险。更贴心的是,全省200多个“司机之家”广泛覆盖高速公路、国省干道、物流场站,走到哪里都能歇脚。武汉襄阳两地甚至有专门的“卡姐之家”,解决吃住、带娃等难题。

“方向盘在手中,路在脚下,我可以不用靠别人。”李双双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如今的她们,开着重卡,已成为高速上一道亮丽风景线。

关键词: 武汉 小时 襄阳 方向盘 李双双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cqtime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传媒网-重新发现生活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85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