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新闻 > 经济 > 正文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13万亿 M1同比保持低位
2022-04-12 08:38:15 来源:金融界 编辑:

不管是社融总量还是企业信贷,3月的融资数据都在改善。不过结构上,短贷和票据冲量的占比依然较高,反映了内生经济动力还有待增强;而居民部门贷款的企稳或需要政策继续发力,再加上4月的消费、生产可能都要受到疫情一定的扰动,接下来整体信用扩张的速度仍有待观察。

根据4月6日国常会提到的“部署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我们认为,央行仍将继续发力宽信用,不过降息不是常态;而财政也会更大力度支持基建的回升;还有越来越多城市的地产政策在积极调整。但短期经济恢复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大,经济和融资需求的恢复还是需要看疫情什么时候可以过去。

1

一季度融资实现“开门红”

2022年3月新增社融4.65万亿元,同比多增1.27万亿元,明显超Wind一致预期(3.63万亿元)。社融存量增速重新回升至10.6%。结合1-2月社融数据看,今年以来融资政策明显发力,一季度社融总量甚至超过2020年一季度。从结构上看,3月人民币贷款大幅增长,同比增幅超过1月份,和政府债一同拉动整体社融。此外非标也在3月出现同比的多增。

3月政府债净融资7052亿元,同比多增近4000亿元。从实际发行看,一季度地方债合计发行1.82万亿元,达到全年地方债额度3.65万亿的一半。而且从财政支出进度看,模拟得到的财政收支差额明显高于历史同期,在“早发行”之外,也可以看到“早使用”的落实。专项债是各级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着力点,因而预计二季度地方专项债仍将保持明显前置发行,对社融增速起到支撑。

非标方面,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融资继续受监管约束,其中信托贷款规模仍在收缩。未贴现承兑汇票新增规模也偏低(新增286亿元),与票据融资的大幅增长相对应。

2

融资结构:需求仍然偏弱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13万亿,同比多增4000亿元,其中企业部门信贷大幅多增,而居民部门同比继续负增长。

企业部门:票据和短贷占比偏高,中长贷有所改善。由于逆周期政策继续发力,票据融资和企业短贷继续大幅新增,分别同比多增4700亿元和4300亿元。这两项和1、2月份的时候是类似的,一方面是银行信贷额度充裕,以票冲贷的意愿较强,另一方面也与再贷款、碳减排支持等定向宽信用工具的增加使用有关,这些工具多是以短期贷款的形式。而票据和短贷的占比依然偏高,也意味着融资需求偏弱,经济内生动力仍待进一步走强。

不过,3月的企业中长贷表现已有所改善。尽管同比仅多增148亿元,但去年一季度基数很高,所以今年1.34万亿元的新增中长贷规模在历史同期中也处于高位。我们认为,这主要与政策持续发力下基建投资的回暖有关,包括央行银行家问卷也显示,1季度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大幅回升6.5个百分点至70.3%,相比之下,制造业和地产行业贷款需求指数增长未明显高于季节性。

居民部门:短贷、长贷继续同比收缩。在2月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均出现负增长以后,3月居民新增短贷长贷双双转正。但相比去年同期,依然大幅少增,拖累整体信贷表现。结合克而瑞中心的数据,3月30个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47%,地产市场表现依然处于“冰点”。再加上3月下旬以来多地疫情散发,防控再度收紧,可能对地产销售构成一定冲击。不过从趋势上看,地产政策或将继续积极调整,在疫情过去之后,大城市房地产还是有望迎来回暖。

3

M1同比保持低位

受益于融资改善、信贷派生增加,3月M2同比回升0.5个百分点至9.7%。再加上近期财政支出积极,财政存款明显收缩,对M2的增长也有贡献。3月M1同比与上一月持平,为4.7%,或与房地产销售依然偏冷有关。这可能也意味着,接下来M1仍将在低位徘徊。

总体来看,不管是社融总量还是企业信贷,3月的融资数据有所改善。不过结构上,短贷和票据冲量的占比依然较高,反映了内生经济动力还有待增强;而居民部门贷款的企稳或需要政策继续发力,再加上4月的消费、生产可能都要受到疫情一定的扰动,接下来整体信用扩张的速度仍有待观察。

根据4月6日国常会提到的“部署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我们认为,央行仍将继续发力宽信用,不过降息不是常态;而财政也会更大力度支持基建的回升;还有越来越多城市的地产政策在积极调整。因此我们认为融资持续回暖的方向是比较确定的,但需要等待疫情完全过去后,届时融资结构上也有望继续改善。

关键词: M1同比保持低位 新增人民币贷款 人民币贷款 企业信贷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