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小龙虾在稻田里能吃害虫、青苔,它们的粪便又成了天然肥料。”六十八团六连连长陶志强指着田埂介绍。
自2020年起,六十八团大力推广“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种养模式——小龙虾为水稻松土、增肥,水稻则为虾苗提供遮阴避害的天然屏障。这种互利共生的生态循环体系,让每亩综合收益提升近1000元。
稻田中投放的小龙虾。李文婧 摄
六十八团地处伊犁河冲积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戈壁沙性土透水透气性强,加之充足的光照和显著的昼夜温差,为优质水稻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凭借这一优势,六十八团水稻单产已实现连续14年丰产丰收,2024年最高亩产达892公斤。
据了解,“稻虾共作”模式下,每亩地可产优质小龙虾15公斤、绿色稻谷600公斤。六连职工周仁洪算起一笔经济账:过去单纯种水稻,亩均收入七八百元,现在加上小龙虾的收益,每亩收入能达到1500元。
“今年计划推广1000亩‘稻虾共作’模式,目前已完成第五批虾苗投放,每亩投放量8公斤。”陶志强说,“后续还将引进优质虾苗,与本地繁育的虾苗搭配投放,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益。”
如今在六十八团,稻田已不仅是粮食生产基地,更成为当地文旅融合的新名片。稻田汉服秀、插秧比赛、钓虾比赛等特色活动轮番上演,长丰稻作文化AAA级景区内精心打造的稻田画,更是吸引了众多疆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打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
- 新疆兵团:生态循环农业走出乡村振兴新“稻2025-07-07
- 台风“丹娜丝”渐近 浙江多地列车停运船舶2025-07-07
- 今日热文:(乡村行·看振兴)内蒙古东北乡2025-07-07
- 今日快讯:市场监管总局曝光一批产品质量领2025-07-07
-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黄2025-07-07
- 焦点精选!消息人士:加沙停火间接谈判在卡2025-07-07
- 网络出现假冒人民大会堂门票 暑期出游购票2025-07-07
- 焦点速讯:网络出现假冒人民大会堂门票 暑2025-07-07
- 三峡工程上半年运行情况良好 综合效益显著2025-07-07
- 三峡工程上半年运行情况良好 综合效益显著2025-07-07
- 每日讯息!台风“丹娜丝”将给东南沿海带来2025-07-07
- 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2025-07-07
- 避暑游火热,票价、避暑航线、热门目的地…2025-07-07
- 每日头条!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2025年家政兴2025-07-07
- “Z世代”邂逅中医药夜市 古老“本草”焕2025-07-07
- 通讯!1-4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2025-07-07
- 教育部: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2025-07-07
- 大熊猫双胞胎“睿宝”“辉宝”两周岁庆生活2025-07-07
- 天天快报!大熊猫双胞胎“睿宝”“辉宝”两2025-07-07
- 快看:机票买贵能退差价吗?多家航司回应2025-07-07
- 机票买贵能退差价吗?多家航司回应|焦点报2025-07-07
- 捡到身份证怎么办?律师:交给公安机关最稳2025-07-07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国际友人画像巡展启幕一2025-07-07
- 长江入海口太仓港:上半年外贸吞吐量达65042025-07-07
- 机票买贵能退差价吗?多家航司回应2025-07-07
- 7月7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2025-07-07
- 6月30日—7月6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2025-07-07
- 上海首票入境货物检验检疫电子证明落地2025-07-07
- 蝉联14年,好医生集团荣膺“2024年度中国医2025-07-07
- 蝉联14年,好医生集团荣膺“2024年度中国医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