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可能都体会过,刚买的手机壳有浓烈的塑料味,而当手机发热时,刺鼻的味道更明显。
(资料图片)
而这,很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信号。
廉价手机壳
暗藏3大健康隐患
手机壳为何成为“健康隐形杀手”?
该行业准入门槛极低,仅需购买模具即可批量生产。许多小作坊为压缩成本,使用回收塑料、工业级染料,甚至违规添加廉价助剂。
某从业者透露:“正规原料每吨上万元,掺入废塑料成本能降三分之二。”
回收“垃圾”塑料
部分商家可能会回收医疗废料、电子垃圾,简单处理后注塑成型,这样的手机壳往往携带塑化剂、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塑化剂通常指邻苯二甲酸酯,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能导致:
儿童发育异常,性早熟、生殖系统发育受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疾病风险增加,如哮喘、过敏症、重金属慢性中毒;
成年男性精子质量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
多环芳烃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强致癌性。
多环芳烃的危害:多环芳烃易通过皮肤接触和呼吸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蓄积。长期接触会在人体内经代谢转化,引发基因突变,增加患癌风险。
使用廉价染色剂
这样生产出来的手机壳重金属含量易超标。如铅含量超标,不仅对人体细胞有害,还可能破坏骨骼,引发肾衰竭。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此前曾开展手机壳产品质量专项风险监测,随机从各类销售渠道购买价格从十几元到近百元不等的20款手机壳,对有害物质含量等指标进行产品质量安全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部分低价手机壳的铅含量超出国家标准上限30倍。
使用工业胶水
可能导致手机壳甲醛、苯系物超标,并伴有刺鼻气味,长期接触有引发慢性中毒的风险。
如何选购手机壳?
很多人每天都“手机不离手”,如果使用的手机壳质量不过关,可能会悄悄损害健康。那么,如何才能选到安全的手机壳?
看材质
优先选购液态硅胶或TPU手机壳,这两种材质通常无异味,捏起来软但有韧性。
如果手机壳有刺鼻异味,或手感过于黏腻、掉色,且边缘毛刺过多、按键卡顿,可能属于劣质手机壳,不建议购买。
认标准
优先选择标有3C认证、执行国标《手机壳套通用技术要求》的产品。正规手机壳通常会在包装上注明材质,如食品级硅胶等。
国家标准GB 4806.7-2023要求用于食品的塑料主要应当满足迁移率的要求,即塑料制品向食物迁移的化学物质不能超标。以确保安全性。消费者可留意商品包装上的该执行标准,优先选购。
避雷区
外观花哨、毛茸茸还便宜的手机壳,往往暗藏健康隐患。若手机壳只有轻微塑料味,且通风半天后味道可消散,问题往往不大。
不过,即使购买正规产品,长时间使用后也可能因磨损、老化等原因导致有害物质释放。
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大家定期更换手机壳。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请避免购买气味刺鼻
价格过低的“三无”产品
使用新壳前
可用清水冲洗并通风放置一周
别让几块钱的小物件
成了健康“大麻烦”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
- 快自查!手机壳选不对等于“毒源”在手上 2025-07-11
- 西南地区华南等地持续降雨 福建广东局地有2025-07-11
- 手绘长图|创新发展让生活更美好 每日时讯2025-07-11
- 多措并举抓实暑期安全教育 各地各部门为学2025-07-11
- 焦点快看:手绘长图|创新发展让生活更美好2025-07-11
-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山洪致1人失联 搜救工作2025-07-11
- “一块电池、一根杆、一张网”如何守护蓝天2025-07-11
- 今日报丨撕掉职场“成功”的既定剧本 新生2025-07-11
- 快播:68款移动应用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2025-07-11
- “嘉庚故里”厦门集美为5万多名高校新生献2025-07-11
- 大连航标处联合大连海事局等单位开展2025年2025-07-11
- 强降雨持续影响多地:多部门联动抢险救援 2025-07-11
- 今年上半年全国重要矿种找矿获重大突破 新2025-07-11
- 焦点短讯!海外人士点赞中国高铁,这三个词2025-07-11
- 海外人士点赞中国高铁,这三个词被反复提及2025-07-11
-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_热2025-07-11
- 有生活、有未来、有成长 探秘台湾实习生在2025-07-11
- 女子连续一周冒用邻居地址点外卖?这些法律2025-07-11
- “蝠桃瓶”文创产品引发“不尊重历史”争议2025-07-11
- 知名烘焙连锁品牌克莉丝汀经营异常2025-07-11
- 快看点丨“偶尔帮忙”变“固定服务”,骑手2025-07-11
- 今年以来中国游泳运动员接受兴奋剂检查次数2025-07-11
- 多措并举抓实暑期安全教育 各地各部门为学2025-07-11
- (活力中国调研行)解码泰和乌鸡产业:全程2025-07-11
- 0元购车、学生特惠……新日开学季盲盒来袭2025-07-11
- 文旅部公布16起典型案例 聚焦导游乱象、强2025-07-11
- 外国博主、嘉宾看到“全球最快高铁”CR4502025-07-11
- 【时快讯】外国博主、嘉宾看到“全球最快高2025-07-11
- 简讯:国家药监局:我国注册和备案的化妆品2025-07-11
- 今年以来中国电力消费平稳增长-热头条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