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工作间现场。新华社记者 焦子琦 摄
国际体育广播公司是成都世运会的主转播机构。这个曾为奥运会等国际大赛提供转播服务的专业团队,已在全球体育舞台幕后深耕近30年。20世纪90年代,乌尔苏拉的父亲马诺洛·罗梅罗提出要建立一个专门为奥运转播服务的专业机构,并于1996年正式组建了国际体育广播公司。
随着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的成立,国际体育广播公司近年来不再为奥运会服务,但仍是泛美运动会、欧洲运动会等多项大型国际赛事的主转播机构。
“这是我们第四次参与世运会的转播工作。”乌尔苏拉说,“我们这一届完成了900小时的赛事直播,是上届伯明翰世运会的三倍,也就是说,90%以上的比赛都有直播,这对于世运会来说是非常非常惊人的。”
更令她感到振奋的是,执行这项任务的22个制作团队中,仅有4个是国际团队。“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转播团队构成了我们的主力军,他们完成了出色的工作。虽然语言沟通上存在一定障碍,但所有人齐心协力,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精准落实了赛前制定的摄像方案。”她说。
图为工作间现场。新华社记者 焦子琦 摄
“十几年前,赛事转播强调‘大’——更多的摄像机,更全的场景,但如今重点已经转移了。”谈到转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乌尔苏拉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在她看来,盲目地追求更高清的画面或许是一种方向性错误:“我们在之前的大赛中也尝试过使用4K甚至8K的信号来转播,但是这对于观众观赛体验的提升并没有很明显。现在我们认为赛场的沉浸感、体验感是更加重要的指标。画面本身就有很强的叙事能力,要通过转播讲好赛场上的故事,而这就需要新技术的帮助。”
本届世运会,由上海东方传媒技术有限公司(SMT)自主研发的InnoMotion产品首次在世运会的野外射箭项目中亮相。转播画面上,选手射出的箭的飞行轨迹被实时描摹,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箭的速度、落点等信息。这也是世运会中第一次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可视化呈现。
德国ARRI公司的电影级摄像机同样在本届世运会首次应用于水上项目直播,对画面表现力带来了极大提升。另外还有Leapus Replay轨迹追踪技术,将跑酷、蹦床等项目运动员的空中动作定格,让观众可以更直观地感受技术动作的魅力。
“我们总是尝试用新技术缩短观众与赛场的距离。”乌尔苏拉说。
乌尔苏拉·罗梅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作为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就与中国结缘的“老友”,乌尔苏拉清晰感知到了中国的变化:“相较当年,中国不仅在转播技术上突飞猛进,体育文化传播也达到新高度。”
“中国有句话叫‘量变产生质变’。我认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一次又一次成功举办各种大型赛会有关。在不断的实践中,中国在体育领域与国际接轨,并在逐渐成为引领者。我们这次合作的中国团队中许多人都非常年轻,而且懂得将技术创新与叙事能力相结合,推出了很多深入人心的转播产品。”
随着成都世运会的成功举办,她预见国际赛事格局将迎来进一步改变:“体育是无需语言的连接世界的桥梁,所有来成都参赛的运动员都享受到了超出预期的快乐体验。我相信未来国际体育组织都将争着来华办赛。因为落地中国,意味着该赛事获得了全球影响力认证。”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资讯
焦点
- 快播:成都世运会 | 世运“朋友圈”:邂逅万千 回味无限
- CCC认证规则升级,充电宝“持证上岗”再添“安全锁”
- 快资讯:三大股指齐创多年新高 全市场近4500股上涨
- 【焦点热闻】追光丨世运会啦啦操赛场,中国队男生撑起“半边天”!
- 2025航空产业链(2025/8/15)-焦点滚动
- 投资者如何利用基金应对通货膨胀?|新消息
- 东吴证券给予科达利买入评级,2025半年报点评:主业收入持续提升,机器人稳步推进 今日热闻
- 【快播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隐形守护” :5G-A助力机器人赛出水平
- 广州可统建材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 每日速递:开馆两年仍用“样片”遭质疑,赤峰博物院等各方回应:不存在“拖欠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