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过程中,专业力量的支撑不可或缺,如何科学减重?减重中还有哪些误区?
肥胖的危害不容小觑这些你都知道吗?
数据显示,我国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已达50.7%。国家卫生健康委预测显示,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医学界已将肥胖定义为一种进展性、易复发、可治疗的慢性疾病。目前,已知肥胖与200余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而且专家表示,肥胖同样危害着儿童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张鹏:对儿童最大的一个影响,就是在他青春发育期会影响他的发育,包括骨关节的发育,包括心理精神状态的发育,包括第二性征的发育。
内脏脂肪名副其实的隐形杀手
我们都知道,肥胖是体内脂肪过多,而脂肪分布在体内的不同位置,对人体的危害也有所不同。
其中,内脏脂肪对身体的危害较大,内脏脂肪也被称为身体的隐形杀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张鹏:我们中国人肥胖的一个特点是以肚子里边的脂肪增多为主的表型,这种情况对我们的健康危害更大,因为它更容易引起一些代谢性疾病,要避免腹型肥胖。
专家指出,中国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85厘米,即可判断为中心性肥胖,也就是腹型肥胖。这种腹型肥胖的人群,单纯的减重手术是否可以取出脂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张鹏:因为它已经长到器官里头,长到网膜里头做手术取不出来的。怎么去减腹型肥胖?就是严格的生活方式管理,用科学的减重手段让整个体重下来,身体的脂肪包括皮下脂肪,包括腹部里边的脂肪,它会同步减少。
专家提醒:针对有些广告里的局部减肥产品、仪器宣称能够减掉局部脂肪的宣传,不可轻信,因为减掉的可能只是水分。
减肥药不能随便用服前需要科学评估
近几年,网络上刮起了一股减肥“神药”风,各种口服减肥药和生物制剂类药品层出不穷。这类减肥药是否可以自行购买服用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张鹏:这类药一定要经过医生的科学全面评估,去看是否可以使用。如果药用对了,那是有利的,如果用错了,不适合这个人用,但是他用了,对人体是有害的。
专家建议如果要使用减重药物的话,一定要到医院的内分泌或者减重科门诊让医生做全面评估。另外减重后如果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保障,一旦反弹,反而越来越胖。
网红减肥法是否安全?
除了减肥药,我们在网络上还经常能看到其他各种减肥方法,包括轻断食,生酮饮食等, 这样的减肥安全吗?哪些人群绝对禁止尝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张鹏:轻断食和生酮饮食是属于需要医生或者说营养医师指导的特殊饮食方式。比如说轻断食,如果这个人已经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或者高血压,可能会发生一些意外。比如说低血糖的意外、脱水、脑卒中、心梗,有些基础疾病就会发生这些意外。比如说生酮饮食,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脑细胞的功能受损,比如说记忆力变差,比如说脾气会变暴躁等问题。
体重管理误区
1 每天进行大量的体育运动,一定能减肥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张鹏: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当我们做大量的运动,确实会消耗大量热卡。如果说不控制摄入饮料的量和食欲的话,我们依然会增重。另外我们也不提倡每天做过度的运动,因为过度的运动可能会对我们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2 增加蛋白粉的摄入量可以增加肌肉,真的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张鹏: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尽管蛋白质是肌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可是我们每天的需要量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质的量是60g到100g之间。补过多,我们身体消耗不掉,它依然会转化成脂肪,在我们体内储存起来。
3 减肥期间不吃晚饭,可以用水果代替晚餐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张鹏: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一方面,因为水果本身是有热卡的一种食物,如果摄入过多的水果,摄入的热卡不一定比一顿晚餐的热卡少。另外一方面,水果的这个营养成分,以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分为主。如果我们晚上摄入过多的糖分,那么对我们的健康和体重也是没有帮助的。
科学减肥 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想要拥有健康的体重,还得从日常生活习惯改变做起,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控制油盐糖摄入,细嚼慢咽。
作息要规律,早睡早起,让身体代谢恢复正常节奏。学会用运动等健康方式减少情绪压力。科学减肥不是一朝一夕,从生活点滴改变,才能和多余脂肪说再见,拥抱健康体魄。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
- 大量运动就能减肥?用水果代餐靠谱吗?这些2025-04-02
- 是对手还是助手,医生如何与AI“做同事”?2025-04-02
- 食品新规来了!事关每个人,以后买东西这样2025-04-02
- 海南离岛免税“即购即提”“担保即提”实施2025-04-02
- 食品新规来了!事关每个人,以后买东西这样2025-04-02
- 智慧化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在广州发布2025-04-02
- 羽衣甘蓝饮品爆火!医生提醒:这些人要慎喝2025-04-02
- 让食品标识明明白白2025-04-02
- 春日小心肝 多来点甜头儿2025-04-02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2025-04-02
- 消费向新,活力无限2025-04-02
- 新规范支撑住宅高质量发展2025-04-02
- 多年偏头痛病因在心脏 专家独辟蹊径“头痛2025-04-02
- 凤冠冰箱贴销量破百万,传统文化IP未来可期2025-04-02
- 多年偏头痛病因在心脏 专家独辟蹊径“头痛2025-04-02
- 多年偏头痛病因在心脏 专家独辟蹊径“头痛2025-04-02
- 国内油价或年内第三涨,加满一箱多花8.5元2025-04-02
- 直播间走出的不只是“网红”2025-04-02
- 国内油价或年内第三涨,加满一箱多花8.5元2025-04-02
- 缅甸曼德勒一所医院外搭建临时病房2025-04-02
- 恒生科指收跌2.03% 芯片股集体走低2025-04-02
- 税收数据折射哪些经济亮点2025-04-02
- 第二届战略哲学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召开2025-04-02
- 从川菜创新看消费提振2025-04-02
- 纺织行业加速“智”变2025-04-02
- 丰富餐桌,农业合作鼓起农民“钱袋子”2025-04-02
- 前两月规上轻工业实现营收3.4万亿元 家电2025-04-02
- 美国“对等关税”靴子将落地,全球市场不安2025-04-02
- 中缅边境勐啊口岸一季度通关客流量逾47万人2025-04-02
- 中缅边境勐啊口岸一季度通关客流量逾47万人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