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鱼龙是一类从陆地成功过渡到海洋生活的爬行动物,它们的身体逐渐进化得更像鲨鱼或海豚,以适应水下生活。尽管科学家对鱼龙的外形有所了解,但对于其组织结构的认识,却大多基于推测而非直接证据。直到最近,《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揭示了关于一种名为Temnodontosaurus的鱼龙的独特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
瑞典科学家在德国西南部发现了这种鱼龙独特前鳍的化石。这块大约1米长的翼状鳍边缘呈锯齿状,末端灵活。通过电脑流体动力学模拟,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这些锯齿并非仅仅为了美观或是增强游泳效率,而是有着更为精妙的作用:减少捕猎时产生的噪声。
毫无疑问,在昏暗的远古海洋深处,视力受限的情况下,如何悄无声息地接近猎物就成为生存的关键。鱼龙给出的答案是:利用其特化的鳍来降低移动时的水流噪声,从而实现无声捕猎——正是这项技能使得它们能够在不惊动猎物的前提下迅速靠近,给予致命一击。
这一发现为现代科技带来了启发。远古鱼龙通过进化解决了捕猎面临的问题,人类则能借鉴它们的方法,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之一:海洋噪声污染。
无论是船只航行还是军事声呐,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噪声正严重干扰着海洋生物的正常生活。鱼龙鳍可以成为一种设计理念,帮助探索新材料开发,以减少人造设备在水下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而通过模仿这种古老的鳍结构,未来或还能看到更加环保的船舶设计,甚至是潜艇技术。
这不仅是对过去生命形式的一种致敬,更是跨时空“合作”的一个实例。它展示了自然界无尽的智慧如何指导我们的技术创新,帮助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
- 最新:远古鱼龙带来跨越亿年的降噪智慧2025-07-21
- AI+5G,提升百姓穿衣体验 焦点热门2025-07-21
- AI+5G,提升百姓穿衣体验2025-07-21
- 今日视点:世界化工看中国丨全球化工行业正2025-07-21
- 国际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在京成立2025-07-21
- “科学家讲科普”闪耀世界化学工程大会 科2025-07-21
- 今日快看!首次在中国举办!中海炼化亮相世2025-07-21
- 今日热议:深圳举办高性能材料产业发展推介2025-07-21
- 当前热讯:首次在中国举办!中海炼化亮相世2025-07-21
- 世界化工看中国丨AI赋能先进化工材料制造 2025-07-21
- 中国二十二冶唐山市创智城项目:科技赋能、2025-07-21
- 头条:全球氢硼聚变专家集结 共促未来能源2025-07-21
- 全球氢硼聚变专家集结 共促未来能源革命_2025-07-21
- 在哈密,遇见甜蜜2025-07-21
- 数智焕新驱动汽车质量管理驶入新纪元——第2025-07-21
- 即时焦点:国家管网集团“全国一张网”建设2025-07-21
- “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2025-07-21
- 视讯!朗新科技集团侯立民:AI驱动电力能源2025-07-21
- 今日热闻!易捷微光计划乡村青少年书画作品2025-07-21
-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发布|焦点2025-07-21
- 超级充电桩真能缓解“充电焦虑”吗2025-07-21
- 逐“绿”而行 向“新”而兴——能源革命的2025-07-21
- 田庆军:储能反内卷关乎国家和行业利益2025-07-21
- 智能机器人“灵犀”现身绿色算力大会 行业2025-07-21
- 13国专家在海南交流橡胶树死皮康复技术2025-07-21
- 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列全球第七 大港谋变2025-07-21
- “打飞的”出行,离我们还有多远2025-07-21
- 海关总署:上半年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25-07-21
- 海关总署:上半年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25-07-21
- 今日关注:欧盟准备对美征收反制关税 特朗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