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息丨“豆腐上绣花”!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成功救治高危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
2025-11-27 22:16:37 来源:荆楚网 编辑:


(相关资料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韩丹青)近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神经内科通过多学科联合救治,成功为一名因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引发脑干、小脑多发脑梗死的患者实现血管再通,打赢一场高难度基底动脉闭塞性卒中“救治战”。

危急时刻,超时间窗患者命悬一线

11月11日凌晨1时,随州市56岁的蔡女士在睡梦中突发头晕,前往当地卫生院接受改善循环治疗后,症状并未缓解。至当日13时,蔡女士头晕症状加重,还出现肢体无力的情况,紧急转至当地医院神经内科治疗,在完善血管检查后,发现基底动脉阶段性闭塞,头部核磁确诊为脑干区及左侧小脑半球急性脑梗死。并且患者病情还在持续恶化,四肢活动无力逐渐加重。考虑到基底动脉闭塞可能带来的严重危险后果,当地医院迅速联系省级专科联盟指导单位——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当晚21时,蔡女士被紧急转至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启动绿色通道,快速精准评估

蔡女士到院后,省三医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并通过CTA(CT血管成像)进一步检查,确认其基底动脉节段性闭塞,同时通过CTP(CT颅脑灌注成像)发现局部脑组织灌注减低体积达48.6ml。神经内科主任万跃介绍:“患者发病到现在已20小时,但通过症状与CTP评估,我们认为她具备基底动脉取栓的适应症。基底动脉是脑干供血的生命动脉,致死率高达80% - 90%,幸存者也常遗留严重残疾,被称为‘卒中中的最凶险类型’。此刻,取栓治疗可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最佳治疗手段。”

精湛介入技术,突破手术难题

随即,万跃带领神经介入团队迅速制定个体化血管内治疗方案,经家属同意后,立即启动介入手术。“术中情况比预想的更为复杂,患者椎基底动脉走形迂曲严重,手术难度极大,堪称在豆腐上绣花。”万跃表示,神经介入团队凭借精湛的介入技术,克服了血管迂曲导致的导丝、导管通过困难,精准定位闭塞段,通过机械取栓、球囊血管成形、支架置入等多种手术方式,最终成功实现闭塞的基底动脉再通。

多学科协作,保障术后康复

术后,蔡女士即刻被转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在后续综合治疗过程中,多学科团队继续紧密协作。从患者转入急诊的“绿色通道”快速评估,到放射科实时提供高多模态影像支持;从麻醉科精准调控患者生命体征,到检验科快速出具凝血功能等关键指标等等,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细致,凝聚着多学科团队的智慧与汗水。

截至目前,蔡女士神志清楚,言语、四肢肌力基本恢复正常,神经功能显著改善。万跃指出:“基底动脉闭塞的救治需要争分夺秒,但更依赖精准的术前评估、娴熟的术中操作和完善的术后管理。”医院作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近年来通过构建“卒中急救地图”、优化多学科协作流程,已形成覆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全流程的救治体系。此次成功救治高危患者,不仅验证了团队在复杂脑血管病介入治疗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同类病例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彰显了多学科协作在危急重症救治中的强大优势。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