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新闻 > 看点 > 正文
应对接下来行情的策略 时快讯
2025-08-27 08:22:03 来源:中财网 编辑:

指数的调整压力是被积蓄的,只不过天量推动,有所掩盖,一旦量能萎缩下来,就需要有一个释放的动作,这样才有利于后市。近期不仅是量能突破3万亿元,实际上,两融余额时隔十年再度突破2.1万亿元,热钱是助涨助跌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多空分歧大,因此无论个股,还是指数,天量成交后,是新一轮肉搏的开始。如果大家近期看到热点排序,也是很明显地是年度靠后的热点活跃,比如说周二的农业和猪肉就是典型,而前面的强势股在回落的,这个也是正常的。

还有随着8月末的中报密集披露,业绩证伪压力可能打破平衡,只有盈利增长接棒流动性推动。谨防部分高估值题材股面临的业绩验证压力,而我们反复提醒医药、科技等就是源于有实质因素,无论是出海,还是业绩,都是实实在在,这样在调整后也能重新活跃,这是题材股不具备的。还有就是天量成交让一些冷门股也异动了,但毕竟缺乏实质,还是要小心的。

在金融市场越久,越会发现,K线之类的技术分析没那么关键了。真正靠谱的交易,靠的是事先定好的计划;但多数人呢,都是跟着当下的情绪随机操作,买和卖全凭一时冲动。长期这么干,大概率是亏多赚少。因此,想赚钱,就必然要转型到研究并总结相关规律,去捕捉对应的热点类型,从而用经验换钱。《政策周期提供的选股与盈利思路》做了分析,投资的关键就在于“潜伏”,等涨起来了再去研究和博弈,那么就容易进退失据了,不买就怕踏空,买了就怕踏雷,结果自然非常难受。炒股一定不要别跟风、别追热点,严格按既定计划操作,耐心研究,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比如说券商板块的风向标意义不是说牛市旗手,而是政策方向的启示。

关键词: 商业频道 快讯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cqtime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传媒网-重新发现生活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85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