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麋鹿回家四十周年”活动在北京麋鹿苑启幕。通过科普教育、游园赏鹿等活动,为麋鹿献上别样“生日祝福”。
“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四不像’,今天带孩子跟麋鹿近距离接触,他特别激动。”北京市民李女士特意在周末带孩子来公园赏鹿,“听了讲解,我和孩子才明白它们对生态系统如此重要。”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其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俗称“四不像”。19世纪末,永定河水泛滥冲垮南海子皇家猎苑围墙,逃散的麋鹿不幸成了饥民盘中餐;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南海子幸存的麋鹿被劫杀一空。至此,麋鹿宣告本土灭绝。
万幸的是,1898年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将巴黎、柏林等地动物园里仅存的18只麋鹿买下,放养于伦敦以北的乌邦寺庄园。在那片适宜的湿地,麋鹿族群终获喘息。
“接麋鹿回家”始终是萦绕在中国人心头的夙愿。自1985年8月起,中国分三批从英国引进77只麋鹿,重返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和江苏大丰,“呦呦鹿鸣”在华夏再次响起,如今遍布中国的麋鹿数量已达1.4万余只。
8月24日,北京麋鹿苑举行系列活动庆祝麋鹿回家四十周年。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麋鹿归来,科研人员随即踏上科学护航之路——先后攻克相关疾病防控、饲养管理、遗传瓶颈三大难题;建成麋鹿遗传基因库,系统性保存血液、组织等多种生物样本,并通过跨保护区种群交换有效降低近亲繁殖风险。在此基础上,还实施了“种群复壮—迁地建群—野化放归”的“三步走”保护模式。
“我们不仅要让麋鹿存续,更要确保它们健康繁衍,保持遗传多样性,最终重建野生种群。”北京市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主任白加德说。
保护麋鹿的深远意义,远超单一物种的延续。“麋鹿好比湿地生态系统的工程师。”白加德说,“它们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天然调节湿地生态平衡。当然,种群规模持续扩大也会对栖息地构成压力,这就需要我们持续深入研究、科学调控,找到人与自然、麋鹿与湿地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让更多生物共享自由和谐的乐土。”
四十个春秋轮转,中国麋鹿保护交出亮眼答卷:从河北滦河畔到湖北石首自然保护区,从江西鄱阳湖湿地到江苏大丰滩涂……1.4万多只麋鹿分处26个省区市的95处保护地,全面覆盖其历史分布区。2024年11月,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统筹推进全国麋鹿等鹿类动物种群科学保护管理。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资讯
- 再涨10% 老铺黄金的涨价逻辑是什么|今日热闻
- 焦点资讯:【探访阅兵训练场】空军方队 奋力拼搏不负荣光
- 江苏省送变电公司:滨海~鹤栖500千伏线路工程跨越塔组立|焦点快报
- 昆山市张浦镇望港字牌部(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 上证中部崛起龙头企业指数上涨4.16%,前十大权重包含宇通客车等
- 每日动态!常润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98% 拟每10股派0.57元
- 扬电科技(301012.SZ):上半年净利润2158.99万元 同比下降46.48%
- 神冠控股(00829)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4058.6万元 同比盈转亏-报道
-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落幕_当前热讯
- 魏高慈善书画艺术中善行之大爱无疆 当前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