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都是藏羚羊产仔的高峰期。多年来,西藏加大了对藏羚羊的保护,种群数量明显增长。让我们穿越千里,来到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共同探秘科技如何守护这片净土,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答卷。
总台记者 卢柯宇:这里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这片辽阔壮美的土地,正是我身边的藏羚羊的栖息地,也是青藏高原第二大藏羚羊产仔地。每年这个时节,都是它们为繁衍后代而集聚、进行迁徙的关键时刻。
像这样刚出生的小羊仅有3公斤重,50厘米的娇小身躯却要直面生死挑战。它必须在10分钟左右站立,48小时左右硬化蹄部,3天内以40公里时速奔跑,才能跟上母羊的步伐,参与迁徙。
我们如何在尽可能不打扰它们的情况下,守护好这些高原精灵和它们的家园呢?答案,就藏在这片天空与大地之间。请跟随我们一起探秘“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平台如何赋能国家公园,开启生态保护新篇章。
西藏,是中国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种群数量超过30万只,而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则是8万到10万只藏羚羊的家园,也是它们东部迁徙产仔的重要通道。过去,监测藏羚羊主要依赖工作人员在野外用望远镜现场观察,效率和准确性都受限。如今,“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平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天上的卫星负责大范围扫描,突破以往视野局限;空中的无人机承担灵活测绘,捕捉更精准的种群动态;地面的基站则专注长期值守,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回传。14个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点日夜运转,守护着高原野生动物和它们的家园。
科技为藏北高原装上“千里眼”,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也见证和守护着生态的改变。
过去,像珠加这样的当地居民以放牧为生,随着国家公园的建设,他们成为生态守护的重要力量,每人每年多了至少1.2万元的劳动报酬及相关绩效奖励。野牦牛、藏野驴成了他们巡护路上的“老熟人”,这般和谐共生的图景,正化作实实在在的生态成效。
截至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共保护恢复河湖植被6000多亩,3万多亩退化草原重披绿装,近1万亩湿地重焕生机,近2万亩沙化土地也逐步恢复。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步上升,从曾经的稀少踪迹到如今的频频现身,雪鸡、兔狲、雪豹、白唇鹿、藏羚羊活动的画面都被记录下来,成了一部珍贵的珍稀濒危保护物种“视频名录”。
曾经退化的草场已披上绿装,藏羚羊踏着晨露悠然饮水,牧民巡护的身影与雪山霞光相映成画。未来,这里将继续以绿为墨、以水为韵,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答卷”。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资讯
- 航天电器:公司连接器及电缆、电机等产品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配套
- 【聚看点】三博脑科股东TBP计划减持不超过609万股
- 如何遏制人工智能“说谎”|速读
- 四川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新设成品粮油公司
-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预警 警惕“助学贷款办理”骗局_讯息
- 口服减肥药“翻车” !Viking Therapeutics Inc.(VKTX.US)股价闪崩42% 空头一夜血赚5.21亿美元_消息
- 新疆麦盖提:“爆改”塔克拉玛干!粤港澳青少年亲历“绿色奇迹”
- 华阳集团(002906.SZ):上半年净利润3.41亿元 同比增长18.98%
- 中欧基金:多产品业绩优异,投研体系助力发展-热消息
- 热议:生意社:8月19日华东白炭黑市场价格持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