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投用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土保持示范基地落地苏州_快讯
2025-10-24 10:29:14 来源:引力播 编辑:

记者今天(10月23日)从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苏州分局(以下简称“苏州水文分局”)获悉,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土保持示范基地已在苏州昆山落成。目前,基地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配套建设正加紧推进,预计今年内将全面投入使用。

苏州水文分局供图

基地位于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昆山监测中心及淀山湖水域综合管理中心所在地,地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协调区。今年9月,项目完成主体建设,正式命名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土保持示范基地”。

基地划分为室内智能展厅、入口展示区、水土保持展示区和水土保持试验区四大功能区,涵盖水务水文融合会商中心、水土保持宣传长廊、气象观测场、地表径流场、生态湿地与护岸等设施,集中展示水土保持措施、法规、监测及水文气象监测等内容。依托省水文局的水土保持视频监控系统,基地还可实现在线远程监控。

据介绍,该基地由水土保持监测站及配套工程组成,由江苏省发改委立项,省水利厅及昆山市水务局投资建设,并纳入太湖流域“十五五”水土保持站点建设规划。“基地将重点推动示范区在协同治理、科研转化、技术应用与公众参与四方面实现突破。”苏州水文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数据平台共享,基地将进一步完善江苏省及太湖流域人为扰动条件下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支撑。同时,基地还提供实地试验场,支持植被恢复、生态护岸等技术的场景验证,助力科研成果落地。

记者实地探访了解到,基地位于太湖湖东平原圩田区。昆山水土保持监测站设有8块标准径流小区和8块人工坡面防护径流小区,配备水文气象场等设施,是江苏省、太湖流域及长三角示范区唯一建设人工坡面径流小区的站点。该站点将系统监测水力侵蚀因子与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填补平原河网区监测站点与指标空白。

苏州水文分局供图

在数据与决策方面,站点采用全自动监测设备,结合智能传感器与大数据技术,研究平原区人为扰动下的水土流失机理;在区域协同方面,与浙江、上海青浦等站点联动,推动跨省市数据共享与协同治理;在政策监管与科普教育方面,为水土保持规划与执法提供依据,并面向公众开展宣传,提升社会水土保持意识。

此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组织召开基地建设座谈会,并邀请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苏州水文分局,上海青浦,苏州昆山、吴江、嘉兴嘉善等地方水务部门共同参与。太湖流域管理局水保监测中心指出,基地建成后将填补太湖湖东水网圩田及平原地区的水土保持监测空白,并建议推动从“昆山一点”向“区域共融”拓展,构建“互补、共享、共赢”新格局。“基地的建成将优化示范区水土保持站网布局,对完善区域数据管理、技术创新、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相关人员说。

关键词: 最新资讯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