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国家话剧院启动“CNT现场”高清展映季,将《抗战中的文艺》《北京法源寺》《赵氏孤儿》等8部舞台作品,在北京、上海、太原、景德镇、乌鲁木齐等地的30家剧场展映。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解释,“CNT现场”即“中国国家话剧院现场”,以高度还原的现场感、沉浸式的视听效果和自主切换的视角,为线上观众重新呈现“现场”。
在杭州运河大剧院,《青蛇》“CNT现场”版在展映过程中,很多观众被剧情打动,抽泣声此起彼伏。散场后,关于剧情的讨论声仍旧热烈,还有观众向剧场负责人询问:“《青蛇》‘CNT现场’版什么时候能复排,剧组有没有可能来杭州现场演出?”
浙江演艺集团剧院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菡说:“‘第二现场’对观众的吸引力真的很大。有一个阿姨看完《赵氏孤儿》后,哭着问她女儿,‘《青蛇》给我买好了吗?’”
从发丝到衣摆,从眼睛到灵魂
作为《狂飙》的编剧兼导演,田沁鑫这样“推介”这部话剧:《狂飙》讲述戏剧家田汉,不规则的性格、不图利的追寻,被吸引的爱情、被点燃的激情。《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站着一个痴情的赤子,《天涯歌女》前方,走着一位浪漫的诗人。
科技改变舞台。话剧《狂飙》在舞台上表演时,就大规模运用了“即时拍摄、瞬时剪辑、实时投屏”技术。演出中,8台摄像机同步捕捉演员表演,经过后台即时处理,将镜头画面投影于舞台屏幕上,达到“半电影化”效果。当金世佳饰演的田汉在舞台上激情创作时,镜头同步将他眼神中的灼热与痴狂放大——从发丝到衣摆,从眼睛到灵魂。
那么,这一次,当话剧完全于银幕呈现,观众又是怎样的感受?
在国话先锋智慧剧场的展映现场,王赫看完后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这种形式挺好的,清晰度很高。如果有其他喜欢的剧目,我还会再去看。”来北京旅游的田咏梅看完后说:“到了最后合唱国歌的情节,大家都在不自觉地鼓掌,非常鼓舞人心,看完后我还沉浸在这种氛围当中。”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宋宝珍介绍,2009年,英国国家剧院推出了一个“把舞台搬上银幕”的计划,名为NT Live,将戏剧舞台上的现场演出进行电影化录制,并实时传播到剧场以外的区域。一个空间、一次性完成的剧场艺术观演方式,变成了可拓展、可回放、可停顿的新的演出样式。此后,《淮德拉》《战马》《弗兰肯斯坦》以及一系列莎士比亚戏剧,在世界各地的荧幕上演。
2024年4月5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在北京的剧场上演话剧《苏堤春晓》,同时在上海、成都、南京、深圳、杭州、乌镇6地剧场,观众借助高清影像欣赏了这台演出;2024年7月4日,首届北京国际高清舞台艺术影像周启动;迄今,“第二现场”演出已是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
《赵氏孤儿》剧照。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让话剧生态呈现出良性循环
为什么来看“银幕上的话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观众,得到了各种答案:“是主演的影迷”“没有复演,没有机会看现场演出”“很好奇新的呈现形式”“票价低”……
在深圳,无法承接大型剧目现场演出的中型剧场福田梦工场星梦剧场,因为“第二现场”的形式,也有了展映知名剧目的机会,经常一票难求。
“在家门口就能观看优质剧目的吸引力,让更多观看者迈步走进剧院。很多人无法前往国家级的大剧院现场观看戏剧,一是交通成本高,二是票价高,‘第二现场’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场馆营运部部长方东林说,“从创作、演出,到制作成‘第二现场’,再到观众的培育、市场的消费。这让话剧整个生态呈现出一个良性循环,对各个环节都有积极作用。”
在杭州运河大剧院,《北京法源寺》《青蛇》的复购率最高。“《青蛇》已经很多年没有复排,《北京法源寺》这部剧本身就很精彩,并且巡演也不多,复购率和售票率跟剧目本身有很大关系。”蒋菡说,“因为这次放映的剧目大多是很多年前的经典,现场不太能看到了,所以很多人很珍惜这次放映机会。”
宋宝珍认为,“把舞台搬上银幕”有其优势,对观众而言,一是传播优势,打破了剧场的时空限制,解除了观众的奔波之苦,让更多观众在“家门口”就看到优质的戏剧演出;二是经济优势,票价低廉,通常是剧场演出的1/5乃至1/10,让戏剧艺术普惠大众;三是清晰度优势,真实还原演员的行动、微表情,乃至衣物的纹理,有效避免了剧场演出后排观众视觉的盲区。
而对演出方来说,可以实现跨区域重复播放,从而提升演出总量和票房价值,达成新的经济增长;此外,“第二现场”除了依赖演出内容与艺术质量之外,更依赖全景声、AR、VR技术的不断提升,可以促进传播技术的革新与发展。
《北京法源寺》展映现场,观众在剧场前厅拍照留念。昆明剧院供图
仍是需要不断探索的命题
中学生燕紫涵第一次看话剧,就是看的《狂飙》“CNT现场”:“还是挺沉浸的,通过剪辑的方式给了主演们特写,让观众能看清他们生动的表达,同时配了字幕,便于观众理解。”在她看来,这种形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剧目的感染力,弥补了看不清楚演员一些“小表情”的遗憾。
话剧爱好者苏曼婷则认为,这种特写反而破坏了她自主观察的体验感,“我更希望导演和舞美用巧思让我注意到一些细节,而不是依靠镜头特写去凸显细节”。在一次观看过程中,她还发现台上的摄影师有时会挡住镜头,影响观众体验。
在一定程度上,“第二现场”保留了话剧观看的仪式感,让观众更愿意走进剧院体验新形式。蒋菡观察杭州运河大剧院的观众发现:“进剧场前,场务提醒观众不能摄像、交流等。演员们谢幕时,台下观众自发地一起鼓掌,直到谢幕环节结束。”
喜欢看话剧的90后王欣玥认为,相比传统剧场,震撼感仍会略有不同,“如果是面对面地在你面前讲话,更易吸引你的目光,更能把人带入情景”。
宋宝珍坦言,“银幕上的话剧”存在不足:首先是“场”的概念消失。剧场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观演互动、情绪感应的仪式空间、心理空间乃至象征性精神空间,但“第二现场”让舞台艺术变成了有屏幕区隔的影像观赏。
二是表演能量的缩减。舞台上面对观众的现场表演,更强调此外在的感受、激情、感染力、表现力。这样的表演投射在屏幕上,就显得过于用力、不够自然;而所谓自然的表演,在剧场里又显得缺乏视觉冲击。
三是互动性体验的减弱。剧场里观演同在的演出,让观众能够有直观的参与性、体验性、交互性快感,观众之间的情绪也会相互感染。正如狄德罗所言,“只有在剧场里,好人和坏人的眼泪才会流在一起”。
“技术依赖也会带来新问题:大型‘第二现场’直播,需要导播团队、高清摄影、传输设备,成本在20-50万元之间,中小剧团难以承担经济重负;过度重视视觉效果,也可能影响戏剧内涵的深入开掘和艺术表现……”宋宝珍说,这些仍然是需要不断探索的命题。
记者也从中国国家话剧院相关工作负责人处了解到,此次展映的《狂飙》(青春版)影像,是田沁鑫在2017年首次尝试即时拍摄的作品,带有一定实验性质,“确实存在即时拍摄机位遮挡现场观众的问题”。经过8年持续探索,包括《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等与综艺的结合,国话在即时拍摄方面已积累丰富经验,通过导演的舞台调度,精准走位等技术手段,2021年的《直播开国大典》和2024年的《受到召唤·敦煌》两部作品,已经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此外,多机位、多角度拍摄,也给高清影像剪辑提供了更多视角,同时提升了现场观众和展映观众的观赏体验。
田沁鑫曾表示,“第二现场”演播受众更广,方便年轻人和不熟悉戏剧的观众接触戏剧,也有助于吸引观众走进剧场。“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演播让全国观众看到戏剧的魅力,这是一件好事,第一现场和第二现场之间不存在冲突。”
当《狂飙》中田汉的呐喊,在同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剧场,舞台艺术的能量突破了物理场域的禁锢。散场后,很多观众“剧组能不能来现场演出”的追问,也再度印证了任何技术终需回归戏剧的本质——人与人的精神共振。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
- 每日短讯:我们为什么去剧场,看“银幕上的2025-08-25
- 《隐秘的ID》在广州开机:用微短剧破局普法2025-08-25
- 万科A盘中罕见涨停 上海楼市又出新政 地2025-08-25
- 第2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推出多元消费场景 今2025-08-25
- 最新快讯!《候场》对话意大利导演托纳多雷2025-08-25
- 每日速读!欧洲十日行 华音赢喝彩 国家大2025-08-25
- 在新片《捕风追影》中,成龙形象被创新性缝2025-08-25
- 焦点快报!重看《青蛇》那些困惑与寻觅不曾2025-08-25
- 每日消息!95后袁派花旦首个个人专场《瑜·2025-08-25
-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成功构建青春叙事与历2025-08-25
- 京产电影《捕风追影》获赞“近十年最好看的2025-08-25
- 95后袁派花旦首个个人专场《瑜·见》亮相天2025-08-25
- 润致缇透+润致4S美塑-水动力诊疗体系,一人2025-08-25
- 行业迎来政策利好 4家消金公司披露上半年2025-08-25
- 热点!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相约金2025-08-25
- 每日看点![快讯]德瑞锂电公布半年报 净利2025-08-25
- 海马汽车: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7451.91万元2025-08-25
- 京东方精电(00710.HK)中期股东应占溢利1.82025-08-25
- 热文:新产业半年度营业收入21.85亿元,同2025-08-25
- 山东威达半年度营业收入9.14亿元,同比下降2025-08-25
- 快播:隆鑫通用: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2.26%2025-08-25
- 国话“CNT现场”高清展映《生死场》《抗战2025-08-25
- 《南京照相馆》马来西亚首映触动当地观众 2025-08-25
- 天天资讯:淮南8个路口实现“灯看车”给信号2025-08-25
- 焦点要闻:一艘大船随音乐剧“北上”2025-08-25
- 生意社:8月25日山东地区醋酸行情平稳运行2025-08-25
- 当前聚焦:《南京照相馆》马来西亚首映触动2025-08-25
- 蔚来萤火虫推“游牧美拉德”限量版,13.382025-08-25
- 智能燃气表题材龙头有哪些?(8月25日)2025-08-25
- 受益寒武纪概念题材企业名单,查收一下!(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