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林州市,今年全市秋作物种植面积达67.4万亩。据农技人员实地调查,7月份以来当地部分地块出现轻度干旱,不过通过渠水和机井灌溉,叠加降雨过程,前期旱情已大大缓解,目前秋作物长势整体较好。
记者在林州市姚村镇下里街村看到,洹河河道内水质清澈、荷花飘香,旁边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一些村民正在河道旁边拉水管浇灌玉米地。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朝勇告诉记者,村里种植了500多亩玉米,通过渠道、机井浇地非常方便。为确保农田灌溉无忧,当地乡镇政府还积极开展沟渠连通工作,精准施策打通断点、疏通堵点,实现了沟渠畅通。
“上级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指导组经常指导村里农民群众科学抗旱灌溉。村里也十分重视机井维护,积极购置设备。”曹朝勇说。
在河南卫辉市,当地玉米已全面进入灌浆期。虽然近期当地出现几次降雨,但部分地块依然缺墒。
卫辉市农技推广服务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刘广亮告诉记者,近期当地农技部门70多名科技人员经常深入田间,指导农户采取滴灌、喷灌、渠灌等方式“能浇尽浇”,全面抗旱追肥。
卫辉市孙杏村镇南辛庄村的种粮大户李道贵积极利用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进行浇水追肥。李道贵告诉记者,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滴灌补墒、无人机喷防等措施,他种植的400多亩玉米长势喜人。
“水肥一体化设备和相关技术的应用,降低了施肥难度,也便于农作物吸收,能让玉米‘吃饱喝足’,还能够显著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李道贵说,滴灌技术还大大减少了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对节水抗旱帮助很大。
据了解,今年卫辉市全面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采购移动智控水肥一体机1400余台,精准滴灌覆盖面积达10万亩,在灌溉、施肥方面实现移动智能控制,有效提升了水肥利用率,确保了玉米生长关键期的水肥需求。通过精准监测和科学调度,实现节水节肥、增产增效的目标,为玉米单产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河南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正千方百计开展抗旱保秋粮,动员广大农民群众能浇尽浇,努力减轻旱情影响。同时分区分类抓好田间管理,力争无旱地块多增产、受旱地块保稳产、重旱地块少减产,努力实现全年粮食丰收目标。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资讯
- 2025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总决赛在浙江桐乡举办-热头条
- 再涨10% 老铺黄金的涨价逻辑是什么|今日热闻
- 焦点资讯:【探访阅兵训练场】空军方队 奋力拼搏不负荣光
- 江苏省送变电公司:滨海~鹤栖500千伏线路工程跨越塔组立|焦点快报
- 昆山市张浦镇望港字牌部(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 上证中部崛起龙头企业指数上涨4.16%,前十大权重包含宇通客车等
- 每日动态!常润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98% 拟每10股派0.57元
- 扬电科技(301012.SZ):上半年净利润2158.99万元 同比下降46.48%
- 神冠控股(00829)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4058.6万元 同比盈转亏-报道
-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落幕_当前热讯